医院处置室家具如何选择?
发布时间:2025/07/29 18:25:32
医院处置室是处理医疗废物、污染器械初步消毒、临时存放待处理物品的核心区域,其家具选择需围绕“院感防控优先、耐腐易清洁、适配操作流程”三大原则,既要避免污染扩散,又要保障医护操作效率。
一、处置室核心家具的选择标准
处置室的家具以功能性为主,核心品类包括操作台、医疗废物存放架、器械浸泡槽、储物柜、洗手台等,需针对性设计材质和结构:
1. 操作台(核心家具,占比最大)
(1)功能定位:用于污染器械初步分拣(如拆卸针头、分类敷料)、临时放置消毒容器(如含氯消毒液桶)。
(2)材质要求:
台面:必须选用304 不锈钢(厚度≥1.2mm),耐含氯消毒剂(如 500mg/L 含氯液)、碘伏、酒精腐蚀,表面电解抛光(无孔隙,不挂污);
支架:冷轧钢喷涂环氧树脂(防锈),或与台面同材质不锈钢(适合潮湿环境)。
(3)结构设计:
无缝一体成型:台面无拼接缝、无凹槽(避免液体残留),边缘做 1-2cm 挡水沿(防消毒液外溢);
高度适配:台面高度 80-85cm(与医护人员操作坐姿 / 站姿匹配),下方预留≥45cm 空间(方便放置脚踩式垃圾桶);
无下柜设计:优先选 “支架 + 台面” 的开放式结构(无封闭柜体),避免下方积污(若需储物,可在台面上方 1.2m 处加层板,放清洁抹布等)。
2. 医疗废物存放架(分类存放,合规关键)
(1)功能定位:按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》分区存放感染性废物(黄色袋)、损伤性废物(锐器盒)、病理性废物(专用容器)等。
(2)材质要求:
整体 304 不锈钢(包括框架、层板),层板需带 1cm 高围边(防容器倾倒),表面做防滑处理(避免锐器盒滑动)。
(3)结构设计:
多层分区:至少 3 层(每层高度≥35cm),每层对应一种废物类型,外侧贴醒目标识(如 “感染性废物”“锐器”);
防渗漏:底层距地面≥15cm(避免地面污水浸泡),层板下方可加装接水盘(直径≥层板,防容器渗漏污染地面);
易移动与固定:小型处置室可选带刹车万向轮的存放架(方便清洁时移动),大型处置室需固定在墙面(防倾倒)。
3. 器械浸泡槽(污染器械预处理)
(1)功能定位:用于使用后器械(如镊子、止血钳)的初步浸泡消毒(如含酶清洗剂浸泡去血渍)。
(2)材质要求:
槽体:304 不锈钢一体冲压成型(无焊接缝,防渗漏),厚度≥1.5mm(耐器械碰撞);
排水系统:配套不锈钢排水口(带滤网,防器械掉落),排水管需耐腐蚀(PVC 或不锈钢材质)。
(3)结构设计:
深度与容量:槽深≥30cm(确保器械完全浸没),容量根据科室需求(门诊处置室选 50L,住院部选 80-100L);
带溢水口:槽体上沿 1/3 处设溢水口(连接排水管),避免加水过满溢出;
配套支架:槽体需固定在专用支架上(高度 70cm,与操作台齐平,方便传递器械),支架下方留空(不积污)。
4. 储物柜(限放清洁物品,严控污染)
(1)功能定位:存放清洁抹布、一次性手套、消毒喷壶等非药品类耗材(禁止存放药品,药品需放治疗室)。
(2)材质要求:
全 304 不锈钢封闭式柜体(带实门,防灰尘和污染物进入),柜门与柜体缝隙≤2mm(防蟑螂 / 虫类进入)。
(3)结构设计:
无抽屉设计:优先选单层或双层开门柜(抽屉易积污,清洁难度大),内部层板可调节高度(适配不同尺寸耗材);
离地安装:柜体底部距地面≥15cm(避免地面积水浸泡),背部与墙面贴合(不留缝隙,防积灰);
防误开设计:柜门带磁吸式闭合(无需拉手,减少凸起积污),或简易搭扣(避免非医护人员随意打开)。
5. 洗手台(手卫生核心,紧邻操作区)
(1)功能定位:医护人员处理完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 / 手消毒,需符合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》。
(2)材质要求:
台面与盆体:一体成型不锈钢(或陶瓷盆 + 不锈钢台面),陶瓷盆需选无釉面死角的医用级款式(易清洁)。
(3)结构设计:
位置:紧邻操作台(距离≤1m),方便操作后立即洗手;
感应式龙头:优先选非接触式感应龙头(避免手部接触污染),配套脚踏式或感应式皂液器(放免洗手消毒剂);
深度与排水:盆深≥20cm(防溅水),排水口带 U 型存水弯(防异味反窜),台面边缘向盆内倾斜(引导水流,不积水)。
二、家具选择的核心避坑要点
1.拒绝 “装饰性设计”:
处置室家具无需美观性,避免选带花纹、镂空、玻璃门的款式(玻璃易碎且边角易积污,镂空设计藏污纳垢),所有家具以“平面、无缝、无凸起”为原则。
2.材质必须 “耐腐验证”:
警惕用 201 不锈钢冒充 304 不锈钢(201 含镍量低,长期接触含氯消毒剂会生锈),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检测报告(含镍量≥8% 为 304);禁止使用木质、密度板、普通塑料家具(易被消毒水腐蚀变形,释放污染物)。
3.布局不影响 “动线逻辑”:
家具摆放需遵循 “操作→消毒→废物处理→洗手” 的流程,例如:操作台居中,相邻 1m 内是洗手台,对面 1.5m 处是医疗废物架,确保医护人员无需折返或跨越污染区,减少交叉污染风险。
4.尺寸适配空间:
处置室面积通常较小(5-10㎡),家具总占地面积不超过空间的 60%,预留至少 1.2m 宽通道(方便医疗废物转运车进出);操作台长度根据科室规模选 1.2-1.8m(门诊处置室 1.2m 足够,住院部可 1.5-1.8m)。
三、不同科室处置室的微调建议
1.门诊处置室(以注射后废物处理、小创面处置为主):家具精简,1 个操作台 + 1 个三层废物架 + 1 个洗手台即可,无需大型浸泡槽(可用便携式消毒盆替代)。
2.住院部处置室(处理换药废物、引流袋等):需增加器械浸泡槽(深度 30cm 以上),储物柜可加大(存放更多一次性手套、消毒巾)。
3.传染病区处置室(高污染风险):所有家具升级为 316 不锈钢(耐强腐蚀消毒剂),操作台加装负压抽风装置(减少气溶胶污染),废物架带盖(防异味和微生物扩散)。
四、总结
一、处置室核心家具的选择标准
处置室的家具以功能性为主,核心品类包括操作台、医疗废物存放架、器械浸泡槽、储物柜、洗手台等,需针对性设计材质和结构:
1. 操作台(核心家具,占比最大)
(1)功能定位:用于污染器械初步分拣(如拆卸针头、分类敷料)、临时放置消毒容器(如含氯消毒液桶)。
(2)材质要求:
台面:必须选用304 不锈钢(厚度≥1.2mm),耐含氯消毒剂(如 500mg/L 含氯液)、碘伏、酒精腐蚀,表面电解抛光(无孔隙,不挂污);
支架:冷轧钢喷涂环氧树脂(防锈),或与台面同材质不锈钢(适合潮湿环境)。
(3)结构设计:
无缝一体成型:台面无拼接缝、无凹槽(避免液体残留),边缘做 1-2cm 挡水沿(防消毒液外溢);
高度适配:台面高度 80-85cm(与医护人员操作坐姿 / 站姿匹配),下方预留≥45cm 空间(方便放置脚踩式垃圾桶);
无下柜设计:优先选 “支架 + 台面” 的开放式结构(无封闭柜体),避免下方积污(若需储物,可在台面上方 1.2m 处加层板,放清洁抹布等)。
2. 医疗废物存放架(分类存放,合规关键)
(1)功能定位:按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》分区存放感染性废物(黄色袋)、损伤性废物(锐器盒)、病理性废物(专用容器)等。
(2)材质要求:
整体 304 不锈钢(包括框架、层板),层板需带 1cm 高围边(防容器倾倒),表面做防滑处理(避免锐器盒滑动)。
(3)结构设计:
多层分区:至少 3 层(每层高度≥35cm),每层对应一种废物类型,外侧贴醒目标识(如 “感染性废物”“锐器”);
防渗漏:底层距地面≥15cm(避免地面污水浸泡),层板下方可加装接水盘(直径≥层板,防容器渗漏污染地面);
易移动与固定:小型处置室可选带刹车万向轮的存放架(方便清洁时移动),大型处置室需固定在墙面(防倾倒)。
3. 器械浸泡槽(污染器械预处理)
(1)功能定位:用于使用后器械(如镊子、止血钳)的初步浸泡消毒(如含酶清洗剂浸泡去血渍)。
(2)材质要求:
槽体:304 不锈钢一体冲压成型(无焊接缝,防渗漏),厚度≥1.5mm(耐器械碰撞);
排水系统:配套不锈钢排水口(带滤网,防器械掉落),排水管需耐腐蚀(PVC 或不锈钢材质)。
(3)结构设计:
深度与容量:槽深≥30cm(确保器械完全浸没),容量根据科室需求(门诊处置室选 50L,住院部选 80-100L);
带溢水口:槽体上沿 1/3 处设溢水口(连接排水管),避免加水过满溢出;
配套支架:槽体需固定在专用支架上(高度 70cm,与操作台齐平,方便传递器械),支架下方留空(不积污)。
4. 储物柜(限放清洁物品,严控污染)
(1)功能定位:存放清洁抹布、一次性手套、消毒喷壶等非药品类耗材(禁止存放药品,药品需放治疗室)。
(2)材质要求:
全 304 不锈钢封闭式柜体(带实门,防灰尘和污染物进入),柜门与柜体缝隙≤2mm(防蟑螂 / 虫类进入)。
(3)结构设计:
无抽屉设计:优先选单层或双层开门柜(抽屉易积污,清洁难度大),内部层板可调节高度(适配不同尺寸耗材);
离地安装:柜体底部距地面≥15cm(避免地面积水浸泡),背部与墙面贴合(不留缝隙,防积灰);
防误开设计:柜门带磁吸式闭合(无需拉手,减少凸起积污),或简易搭扣(避免非医护人员随意打开)。
5. 洗手台(手卫生核心,紧邻操作区)
(1)功能定位:医护人员处理完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 / 手消毒,需符合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》。
(2)材质要求:
台面与盆体:一体成型不锈钢(或陶瓷盆 + 不锈钢台面),陶瓷盆需选无釉面死角的医用级款式(易清洁)。
(3)结构设计:
位置:紧邻操作台(距离≤1m),方便操作后立即洗手;
感应式龙头:优先选非接触式感应龙头(避免手部接触污染),配套脚踏式或感应式皂液器(放免洗手消毒剂);
深度与排水:盆深≥20cm(防溅水),排水口带 U 型存水弯(防异味反窜),台面边缘向盆内倾斜(引导水流,不积水)。
二、家具选择的核心避坑要点
1.拒绝 “装饰性设计”:
处置室家具无需美观性,避免选带花纹、镂空、玻璃门的款式(玻璃易碎且边角易积污,镂空设计藏污纳垢),所有家具以“平面、无缝、无凸起”为原则。
2.材质必须 “耐腐验证”:
警惕用 201 不锈钢冒充 304 不锈钢(201 含镍量低,长期接触含氯消毒剂会生锈),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检测报告(含镍量≥8% 为 304);禁止使用木质、密度板、普通塑料家具(易被消毒水腐蚀变形,释放污染物)。
3.布局不影响 “动线逻辑”:
家具摆放需遵循 “操作→消毒→废物处理→洗手” 的流程,例如:操作台居中,相邻 1m 内是洗手台,对面 1.5m 处是医疗废物架,确保医护人员无需折返或跨越污染区,减少交叉污染风险。
4.尺寸适配空间:
处置室面积通常较小(5-10㎡),家具总占地面积不超过空间的 60%,预留至少 1.2m 宽通道(方便医疗废物转运车进出);操作台长度根据科室规模选 1.2-1.8m(门诊处置室 1.2m 足够,住院部可 1.5-1.8m)。
三、不同科室处置室的微调建议
1.门诊处置室(以注射后废物处理、小创面处置为主):家具精简,1 个操作台 + 1 个三层废物架 + 1 个洗手台即可,无需大型浸泡槽(可用便携式消毒盆替代)。
2.住院部处置室(处理换药废物、引流袋等):需增加器械浸泡槽(深度 30cm 以上),储物柜可加大(存放更多一次性手套、消毒巾)。
3.传染病区处置室(高污染风险):所有家具升级为 316 不锈钢(耐强腐蚀消毒剂),操作台加装负压抽风装置(减少气溶胶污染),废物架带盖(防异味和微生物扩散)。
四、总结
医院处置室家具选择的核心是 “为院感防控服务”:材质上以 304 不锈钢为主,结构上追求 “无缝易清洁”,功能上适配污染处理流程,布局上保障操作动线合理。拒绝非必要设计,严控材质真实性,才能让家具真正成为院感防控的 “辅助工具” 而非 “污染源”。
更多详情请咨询弗莱仕医疗家具官方网站
www.fulaishiyiliao.com
推荐产品
推荐阅读
- 华东地区-上海办事处: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星火开发区莲塘路251号8幢
- 华东地区-江苏办事处: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88号中亿丰大厦
- 华东地区-山东办事处: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长春路
- 华北地区-北京办事处: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良乡西潞北大街
- 华北地区-内蒙古办事处: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展览馆路
- 华南地区-广东办事处: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433、435号
- 西南地区-重庆办事处: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华福大道北段66号
- 西北地区-陕西办事处:地址: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银滩路
- 服务热线:400-080-8186
- 公司邮箱:fulaishi168@163.com
- 公司地址:
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龙少路66号
关注弗莱仕微信
打开手机站
Copyright © 2022 洛阳弗莱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:17047906号 技术支持:威盟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