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处置室家具布置要求
发布时间:2025/07/29 18:28:27
医院处置室是医疗废物处理、污染器械初步消毒的关键区域,家具布置需严格遵循“院感防控优先、操作动线合理、空间高效利用”三大原则,同时满足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》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等法规要求。
一、分区布局:严格划分 “污染 - 清洁” 界限
处置室需按功能划分为污染处理区、废物存放区、清洁准备区,各区家具独立布置,避免交叉污染,分区比例建议为 5:3:2(污染区占比最大)。
1. 污染处理区(核心操作区)
(1)功能:处理污染器械(如拆卸针头、冲洗血迹)、临时放置待消毒物品。
(2)布置家具:操作台、器械浸泡槽。
(3)位置:靠近处置室入口(方便医护人员快速进入操作),远离出口(避免污染扩散至外部)。
(4)具体要求:
操作台居中放置,长度 1.2-1.8m(根据科室规模),台面上方 1.2m 处可加装单层不锈钢层板(放消毒喷壶、镊子等常用工具),层板边缘做挡水沿(防物品掉落);
器械浸泡槽紧贴操作台一侧(间距≤30cm,方便传递器械),槽体与操作台等高(80-85cm),避免弯腰操作;
区域内禁止放置任何清洁物品(如未使用的手套、抹布),仅保留污染处理必需工具。
2. 废物存放区(分类合规区)
(1)功能:按类别存放医疗废物(感染性、损伤性、病理性等)。
(2)布置家具:医疗废物存放架、分类垃圾桶(黄色感染性废物袋、红色化学性废物桶等)。
(3)位置:与污染处理区相邻(便于废物即时分类),但需与操作台保持≥1m 距离(避免取废物时触碰操作台的污染器械)。
(4)具体要求:
废物存放架为多层不锈钢架(3-4 层),每层对应一种废物类型,架体贴醒目标识(如 “锐器盒”“感染性废物”),底层距地面≥15cm(防地面积水污染);
锐器盒固定在存放架第一层(高度 1.2-1.5m,方便投放且避免儿童触碰),黄色垃圾桶放在架体旁(与架体间距≤50cm,方便套袋更换);
区域内禁止放置药品、清洁器械(如未使用的注射器),严格执行 “污染物品不流出,清洁物品不流入”。
3. 清洁准备区(手卫生与耗材区)
(1)功能:存放清洁耗材(如一次性手套、消毒湿巾)、执行手卫生。
(2)布置家具:洗手台、小型储物柜。
(3)位置:靠近处置室出口(便于操作后洗手离开),与废物存放区保持≥1.5m 距离(避免清洁物品被污染)。
(4)具体要求:
洗手台紧贴墙面,台面长度≥60cm(单人使用),上方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和皂液器(放免洗手消毒剂),下方预留空间(不放物品,方便清洁地面);
储物柜为封闭式不锈钢柜(带门),位于洗手台旁(间距≤50cm),内部分层存放清洁耗材(上层放手套,下层放抹布),禁止存放任何污染物品;
区域地面可贴 “清洁区” 标识,与其他区域用地面标线区分(如黄色警示线)。
二、动线设计:单向流程,避免交叉污染
处置室家具布置需遵循“入口→污染处理区→废物存放区→清洁准备区→出口”的单向动线,医护人员操作时不折返、不交叉,具体要求:
1.入口正对污染处理区(操作台),进入后可直接开始处理污染器械;
2.处理完成后,转身即可将废物投入相邻的废物存放区(无需绕行);
3.最后到清洁准备区洗手,从靠近洗手台的出口离开,全程动线呈直线型(无直角转弯或回头路)。
反例禁止:若废物存放区在入口处、洗手台在污染处理区对面,会导致医护人员处理完污染物品后,需穿过污染区才能洗手,增加交叉污染风险。
三、家具间距:保障操作与转运空间
处置室内家具间距需满足 “操作便利 + 应急通行”,具体数值如下:
1.操作台与墙面 / 其他家具:侧面距墙≥50cm(方便医护人员绕台操作),正面预留≥80cm 空间(站立操作时的活动范围);
2.废物存放区与通道:废物架前方预留≥1.2m 宽通道(满足医疗废物转运车进出,转运车宽度通常为 60-80cm);
3.洗手台与相邻家具:侧面距储物柜 / 墙壁≥30cm(方便抬手取放物品),前方预留≥60cm 空间(站立洗手时的活动范围);
4.家具与地面 / 顶面:所有落地家具(如操作台支架、废物架)底部距地面≥15cm(方便扫地机器人或拖把清洁,无卫生死角);顶部距天花板≥1.5m(避免影响空气消毒设备的气流循环)。
四、安全与合规细节
1.防倾倒固定:
高度≥1.2m 的家具(如多层废物架、带层板的操作台)必须通过 L 型支架与墙面固定(膨胀螺丝连接),防止医护人员倚靠或碰撞时倾倒;
器械浸泡槽需与操作台或墙面固定(避免加水后因重量增加而移位)。
2.防污染扩散:
废物存放区的锐器盒、垃圾桶需带盖(脚踩式开启,避免手接触),且盖体闭合后与容器无缝(防气溶胶溢出);
操作台、浸泡槽、洗手台的排水需独立接入医疗废水管道(与生活污水管道分开),避免污染扩散。
3.适配消毒需求:
家具布置需预留消毒设备的操作空间,如紫外线消毒车需能在各区自由移动(预留≥80cm 宽度通道),过氧化氢消毒机的喷头需能覆盖所有家具表面(无遮挡);
操作台、废物架等表面需无凸起、无凹槽(方便含氯消毒剂擦拭,无残留)。
五、不同规模处置室的布置示例
1. 小型门诊处置室(面积 5-6㎡)
布局:1 个 1.2m 长操作台(靠入口侧)+ 1 个三层废物架(操作台对面,距操作台 1.2m)+ 1 个 60cm 宽洗手台(靠近出口);
特点:家具精简,动线直线化,优先满足 “处理 - 分类 - 洗手” 核心流程。
2. 中型住院部处置室(面积 8-10㎡)
布局:1 个 1.5m 操作台 + 1 个 30cm 深器械浸泡槽(操作台旁)+ 1 个四层废物架(距操作台 1.5m)+ 1 个 80cm 宽洗手台 + 1 个小型不锈钢储物柜(洗手台旁);
特点:增加器械浸泡槽和储物柜,满足更多污染器械处理需求,预留 1.2m 宽转运通道。
3. 传染病区处置室(面积 10-12㎡,负压环境)
布局:污染处理区(操作台 + 浸泡槽)与废物存放区分开(实体矮墙隔离,高 60cm),洗手台设在出口前的缓冲位,家具全部采用 316 不锈钢(耐强腐蚀消毒剂);
特点:强化物理隔离,动线单向性更严格,预留负压设备的管道空间(家具避开送 / 回风口)。
六、总结
一、分区布局:严格划分 “污染 - 清洁” 界限
处置室需按功能划分为污染处理区、废物存放区、清洁准备区,各区家具独立布置,避免交叉污染,分区比例建议为 5:3:2(污染区占比最大)。
1. 污染处理区(核心操作区)
(1)功能:处理污染器械(如拆卸针头、冲洗血迹)、临时放置待消毒物品。
(2)布置家具:操作台、器械浸泡槽。
(3)位置:靠近处置室入口(方便医护人员快速进入操作),远离出口(避免污染扩散至外部)。
(4)具体要求:
操作台居中放置,长度 1.2-1.8m(根据科室规模),台面上方 1.2m 处可加装单层不锈钢层板(放消毒喷壶、镊子等常用工具),层板边缘做挡水沿(防物品掉落);
器械浸泡槽紧贴操作台一侧(间距≤30cm,方便传递器械),槽体与操作台等高(80-85cm),避免弯腰操作;
区域内禁止放置任何清洁物品(如未使用的手套、抹布),仅保留污染处理必需工具。
2. 废物存放区(分类合规区)
(1)功能:按类别存放医疗废物(感染性、损伤性、病理性等)。
(2)布置家具:医疗废物存放架、分类垃圾桶(黄色感染性废物袋、红色化学性废物桶等)。
(3)位置:与污染处理区相邻(便于废物即时分类),但需与操作台保持≥1m 距离(避免取废物时触碰操作台的污染器械)。
(4)具体要求:
废物存放架为多层不锈钢架(3-4 层),每层对应一种废物类型,架体贴醒目标识(如 “锐器盒”“感染性废物”),底层距地面≥15cm(防地面积水污染);
锐器盒固定在存放架第一层(高度 1.2-1.5m,方便投放且避免儿童触碰),黄色垃圾桶放在架体旁(与架体间距≤50cm,方便套袋更换);
区域内禁止放置药品、清洁器械(如未使用的注射器),严格执行 “污染物品不流出,清洁物品不流入”。
3. 清洁准备区(手卫生与耗材区)
(1)功能:存放清洁耗材(如一次性手套、消毒湿巾)、执行手卫生。
(2)布置家具:洗手台、小型储物柜。
(3)位置:靠近处置室出口(便于操作后洗手离开),与废物存放区保持≥1.5m 距离(避免清洁物品被污染)。
(4)具体要求:
洗手台紧贴墙面,台面长度≥60cm(单人使用),上方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和皂液器(放免洗手消毒剂),下方预留空间(不放物品,方便清洁地面);
储物柜为封闭式不锈钢柜(带门),位于洗手台旁(间距≤50cm),内部分层存放清洁耗材(上层放手套,下层放抹布),禁止存放任何污染物品;
区域地面可贴 “清洁区” 标识,与其他区域用地面标线区分(如黄色警示线)。
二、动线设计:单向流程,避免交叉污染
处置室家具布置需遵循“入口→污染处理区→废物存放区→清洁准备区→出口”的单向动线,医护人员操作时不折返、不交叉,具体要求:
1.入口正对污染处理区(操作台),进入后可直接开始处理污染器械;
2.处理完成后,转身即可将废物投入相邻的废物存放区(无需绕行);
3.最后到清洁准备区洗手,从靠近洗手台的出口离开,全程动线呈直线型(无直角转弯或回头路)。
反例禁止:若废物存放区在入口处、洗手台在污染处理区对面,会导致医护人员处理完污染物品后,需穿过污染区才能洗手,增加交叉污染风险。
三、家具间距:保障操作与转运空间
处置室内家具间距需满足 “操作便利 + 应急通行”,具体数值如下:
1.操作台与墙面 / 其他家具:侧面距墙≥50cm(方便医护人员绕台操作),正面预留≥80cm 空间(站立操作时的活动范围);
2.废物存放区与通道:废物架前方预留≥1.2m 宽通道(满足医疗废物转运车进出,转运车宽度通常为 60-80cm);
3.洗手台与相邻家具:侧面距储物柜 / 墙壁≥30cm(方便抬手取放物品),前方预留≥60cm 空间(站立洗手时的活动范围);
4.家具与地面 / 顶面:所有落地家具(如操作台支架、废物架)底部距地面≥15cm(方便扫地机器人或拖把清洁,无卫生死角);顶部距天花板≥1.5m(避免影响空气消毒设备的气流循环)。
四、安全与合规细节
1.防倾倒固定:
高度≥1.2m 的家具(如多层废物架、带层板的操作台)必须通过 L 型支架与墙面固定(膨胀螺丝连接),防止医护人员倚靠或碰撞时倾倒;
器械浸泡槽需与操作台或墙面固定(避免加水后因重量增加而移位)。
2.防污染扩散:
废物存放区的锐器盒、垃圾桶需带盖(脚踩式开启,避免手接触),且盖体闭合后与容器无缝(防气溶胶溢出);
操作台、浸泡槽、洗手台的排水需独立接入医疗废水管道(与生活污水管道分开),避免污染扩散。
3.适配消毒需求:
家具布置需预留消毒设备的操作空间,如紫外线消毒车需能在各区自由移动(预留≥80cm 宽度通道),过氧化氢消毒机的喷头需能覆盖所有家具表面(无遮挡);
操作台、废物架等表面需无凸起、无凹槽(方便含氯消毒剂擦拭,无残留)。
五、不同规模处置室的布置示例
1. 小型门诊处置室(面积 5-6㎡)
布局:1 个 1.2m 长操作台(靠入口侧)+ 1 个三层废物架(操作台对面,距操作台 1.2m)+ 1 个 60cm 宽洗手台(靠近出口);
特点:家具精简,动线直线化,优先满足 “处理 - 分类 - 洗手” 核心流程。
2. 中型住院部处置室(面积 8-10㎡)
布局:1 个 1.5m 操作台 + 1 个 30cm 深器械浸泡槽(操作台旁)+ 1 个四层废物架(距操作台 1.5m)+ 1 个 80cm 宽洗手台 + 1 个小型不锈钢储物柜(洗手台旁);
特点:增加器械浸泡槽和储物柜,满足更多污染器械处理需求,预留 1.2m 宽转运通道。
3. 传染病区处置室(面积 10-12㎡,负压环境)
布局:污染处理区(操作台 + 浸泡槽)与废物存放区分开(实体矮墙隔离,高 60cm),洗手台设在出口前的缓冲位,家具全部采用 316 不锈钢(耐强腐蚀消毒剂);
特点:强化物理隔离,动线单向性更严格,预留负压设备的管道空间(家具避开送 / 回风口)。
六、总结
医院处置室家具布置的核心逻辑是 “以院感防控为红线,以操作效率为导向”:通过分区隔离减少交叉污染,以单向动线优化流程,用合理间距保障安全与清洁,最终实现 “快速处理、规范分类、安全离开” 的功能目标。布置前需结合科室实际需求(门诊 / 住院 / 传染病区)和面积,绘制布局图并模拟操作动线,确保符合法规且实用。
更多详情请咨询弗莱仕医疗家具官方网站
www.fulaishiyiliao.com
推荐产品
推荐阅读
- 华东地区-上海办事处: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星火开发区莲塘路251号8幢
- 华东地区-江苏办事处: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88号中亿丰大厦
- 华东地区-山东办事处: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长春路
- 华北地区-北京办事处: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良乡西潞北大街
- 华北地区-内蒙古办事处: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展览馆路
- 华南地区-广东办事处: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433、435号
- 西南地区-重庆办事处: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华福大道北段66号
- 西北地区-陕西办事处:地址: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银滩路
- 服务热线:400-080-8186
- 公司邮箱:fulaishi168@163.com
- 公司地址:
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龙少路66号
关注弗莱仕微信
打开手机站
Copyright © 2022 洛阳弗莱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:17047906号 技术支持:威盟科技